第十屆TIDF選片指南文字整理(下)

作者
何思瑩

焦點單元|「我」的行動:民間記憶計劃

 
林木材:「民間記憶計劃」是2010年由「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」吳文光所發起的。這個計劃鼓勵1985出生的年輕人,回到他們的老家村子,採訪老人關於1959到1961年的「三年大饑荒」,這個大饑荒在當時至少死了三千萬人以上,但是在官方的話語卻被稱為「自然災害」,不太能被提。所以「民間記憶計劃」就像是一個行動,他們從2010年一直做到現在,累積了1000多人以上的口述歷史,成為民間版的「大饑荒檔案」,美國的杜克大學也出資典藏這些檔案。
 
這些年輕人回到了老家村子,通常是很偏僻、已經凋零,只有很老的老人和很小的小孩的村莊,但透過一年一次的回訪和創作,年輕人也開始和村子產生了關係,行動也逐漸升級。
 
這個單元的影片會完全洗去你對紀錄片的認知,這些紀錄片都可以被稱為「第一人稱電影」,由一個人完成田野調查、拍攝、剪接,一年一部的頻率就像是連續劇一樣,你可以看到無論是村子或是創作者在這之中的變化。此外,他們除了紀錄片創作,也將返鄉的經歷做成戲劇表演,創作的媒材、可能性是非常非常豐富多元的。這次TIDF就特別規劃了兩場劇場表演《回憶:飢餓》,這個劇場表演以前是8個小時,這次是2個小時的版本,我曾經在北京看過,非常非常驚艷,大家一定要來欣賞。
 
吳凡:我們花了很多心力促成兩場表演,都是免費入場的,演出結束後,這些創作者也會和觀眾討論和交流,是非常非常難得的機會。
 

焦點導演|在真實中漫遊:雨貝.梭裴

 
黃建宏:要了解一個導演的特殊性並不容易,觀看作品會是一個好方法。雨貝・梭裴導演最重要的作品就是「非洲三部曲」—— 《基桑加尼日記》、《達爾文的噩夢》、《以朋友之名》,耗費20年拍攝盧安達、坦桑尼亞和南蘇丹,建議大家每一部都不能錯過。
 
紀錄片的拍攝有很多爭議,到底要用實驗性的影像,還是忠實地記錄?導演到底該不該介入到場景裡,還是要像牆壁上的蒼蠅?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,我們來看雨貝・梭裴的影片會發現這個導演真的很厲害,比方說他在空鏡頭的運用是非常精確的,兼顧了詩意和敘事的精準度,而不只是單純的擷取或過場。再來是,一般紀錄片裡的受訪者最多只是在鏡頭前表達想法,但雨貝・梭裴卻可以讓他們進入一種和事情對峙的狀態。他的影片記錄了很多處於艱難狀態的人們,而雨貝梭裴的「介入」並不是急迫地想參與而已,無論是發問或引導都是非常關鍵的。
 
林木材:「非洲三部曲」絕對是這次TIDF必看的影片,導演花了二十年去探討非洲的問題,卻不是只有人道關懷那麼簡單。大家應該有看過《薩爾加多的凝視》吧,片中有一段就是擷取《基桑加尼日記》的畫面,導演會帶著你進入到非洲黑暗大陸的核心,讓你看到殖民、經濟剝削在非洲有多嚴重,不是理論化的陳述,而是讓你清楚看見這些人的生活樣貌,雖然殘酷,但也可以讓我們去思考台灣目前的處境。
 
達爾文的噩夢》曾經入圍過奧斯卡最佳紀錄片,《以朋友之名》則進到今年奧斯卡前15強,可想而知因為他的批判力道實在太大了,所以不太可能得獎。這次導演會出席每一場映後座談,也會在5/14舉辦大師講堂,千萬不要錯過。
 
20160409-tidf_xuan_pian_zhi_nan_-028.jpg   20160409-tidf_xuan_pian_zhi_nan_-078.jpg
 

台灣切片|如果紀錄有顏色:綠色小組30週年

時光台灣1980s:電視新聞

 
黃建宏:綠色小組在八零年代記錄了非常多的黨外運動、社會運動,在當時,因為官方的新聞影像不會客觀持平的報導,所以綠色小組具有很強的媒體對抗性。三十年之後的今天,當我們重新觀看他們的作品,除了去認識當時的社會之外,或許可以有更多思考的是:在什樣的狀態下,影像工作者可以更為機動?不同時代的公民運動有著什麼樣的肢體表達?同時,這些追隨公民運動的紀錄片,它的美學意義在哪裡?
 
林木材:綠色小組的影片留下來的都是VHS,記得第一次傳給我們的時候只有幾十MB,且完全沒有字幕,所以我們花了很多力氣轉檔、找了精通台語的志工聽打、翻譯成英文。
 
當我們在決定要做綠色小組這個專題的時候,就在思考如何讓觀眾可以回到三十年前的時空環境。「台灣切片|如果紀錄有顏色:綠色小組30週年」和「時光台灣1980s:電視新聞」這兩個單元是相互對照的,分別代表著小眾獨立媒體和國營電視台。
 
所以進到電影院裡,觀眾會先看到兩則當時華視的新聞報導,再接著看綠色小組的影片,就可以明顯感受到意識形態如何透過影像來做對抗,像是新聞會說學生佔領「中正紀念堂廣場」,綠色小組卻是用「中正廟」,新聞說「中正國際機場事件」,綠色小組說「桃園機場」,這些意識形態的對抗在三十年後會覺得非常震撼。
 
綠色小組的使命就是記錄、傳播、戰鬥,而這也是他們的影片第一次在大螢幕上播映,也是成立之後最重要的回顧,同時我們也想呼應520新政權上任,和觀眾一起見證「台灣是怎麼長大的」。
 
必看的有《你怎麼不憤怒!野百合學運》、《1130桃園機場事件》、《520事件》、《綠色小組短片集》
 

當代精選

 
林木材:這個單元收錄了目前國際上知名導演的最新作品。其中,有兩部作品《法國,我們的祖國》和《蘇聯1991》都是非常厲害的資料片。
 
法國,我們的祖國》的導演潘禮德(Rithy PANH)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《S21赤柬殺人機器》、《遺失的映像》,這部新片他全部使用法國在殖民時所拍攝的影像,一層一層推砌拼貼。《蘇聯1991》的導演瑟蓋.洛茲尼察(Sergei LOZNITSA)是2012年TIDF的焦點導演,這部片他重新剪輯蘇聯解體前的一場示威紀錄,將影像重組再現。
 
奇拉.塔西米克是我個人超喜歡的導演,他也是2010年TIDF的焦點導演,這次他的作品《返鄉包裹#1過度發展的回憶》花了35年才完成,不同於專業的創作者,拍片是他生命的過程。
 
35年前,他假扮成帶著一個奴隸的麥哲倫,演出發現亞洲後的一連串故事,有錢就拍一點拍一點,沒錢就停下來,結果到最後演員老了、去世了,但他的兒子慢慢長大,大兒子還留著一臉落腮鬍,就被他叫進來繼續演。所以這部影片算是虛構電影、紀實電影和家庭電影的混合。
 
塔西米克有說過,「第一世界的人如果車子在路上拋錨了,一定會打電話叫修車廠,但第三世界的人如果車子在半路上壞掉,就會有經過的人圍過來一起幫忙修車。」所以他認為,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並不是經濟上的分野,而是生活智慧的不同。今年塔西米克已經70歲了,這是一部大師級的作品。
 
吳凡:相較於這三位導演,接下來要提到的兩位導演相對資淺,但這兩部作品《我是人民》和《家園—伊拉克零年》在國際上都算是一鳴驚人之作,走遍全世界各大影展,而他們分別來自埃及和伊拉克這兩個戰事頻仍的國家,影片卻回歸到家庭生活,細細凝視大時代下的小人物過著什麼樣的生活
 
大家聽到埃及,可能會想到阿拉伯之春、軍人干政等動盪的政治時局,但是這些對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的事件,在住在鄉下的農民或是一般的小老百姓眼裡,究竟是什麼樣子?《我是人民》的導演非常年輕,而我在看這部片的時候就會想到,有時候和家裡長輩溝通或聊政治時常會遇到的狀況,比如說「民主能當飯吃嗎?」之類的回應,會覺得非常有趣。
 
家園—伊拉克零年》是這次TIDF最長的影片,長達334分鐘!因為很長,所以我在國際影展一直都沒有看,但是當我看完之後,真的完全不會後悔!
 
林木材:在國際影展上看到這麼長的影片通常會自動跳過,因為他會擠壓你看其他影片的時間,但《家園—伊拉克零年》是我們在山形影展看的,本來也是想說看個一小時就出來,但是完全走不了,完全被吸住了。
 
我們對伊拉克的想像其實很貧瘠,大概就是國際新聞裡面那樣。但這個導演是伊拉克人,從小在伊拉克長大,後來才到巴黎,所以採用的是完全當地人的視角。導演在波灣戰爭之前回去,記錄他的親戚在戰爭前準備物資、緊張的心情,而戰爭後,又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,他花了十幾年才完成影片,因為他說自己需要很久的時間才有辦法面對家庭的傷痛,我曾經問他希望這部影片達成什麼效果,他說,最希望影片能在美國放映。導演這次也擔任我們國際競賽的評審,會出席兩場映後座談。
 
王派彰:《非家庭電影》是香妲艾克曼(Chantal AKERMAN)的遺作,我只能說它看起來平淡無奇,卻是一顆深水炸彈!如果你熟悉這個導演,看完影片後你會痛很久很久。
 
香妲艾克曼是從波蘭移民到比利時的猶太人,為了隱瞞猶太人的身份而改名。之後她到美國讀書、拍實驗電影。她一輩子都在為認同、自主而苦,尤其比利時這個國家的宿命其實和台灣很像,旁邊有個文化大國法國,比利時導演好像永遠寄人籬下、沒辦法出頭。
 
這部片拍的是她媽媽臨終前的片段,她用Skype訪問媽媽,但是越進入狀況,你會發現母親猶太人的身份一直感染著她。影片裡沒有歇斯底里的吶喊,但是卻可以看到一顆獨處的靈魂在顫抖,如果你不了解狀況會覺得平淡無奇,但他真的是一顆深水炸彈!
 
20160409-tidf_xuan_pian_zhi_nan_-072.jpg
 

記錄X記憶:重演

 
吳凡:「記錄X記憶」和「比紀錄片還陌生」都是TIDF的特色單元,都在挑戰「什麼是紀錄片」、「什麼是真實」。「記錄X記憶」每一屆會選一種紀錄片的元素或手法,討論紀錄片如何重現過去和記憶。上一屆我們選的是「訪談」,今年選的是「重演」。
 
正義難伸》是影史上使用「重演」的經典之作,影藝學院曾經以「這不是紀錄片」為理由拒絕他報名奧斯卡。影片用low key、Philip Glass(煽情)的配樂去重演一樁冤案,但重演的目的並不是要告訴大家犯案的經過,而是要讓大家看見兇殺案裡每個人的記憶細節,最後你會發現人的記憶其實不可信,而真實是可議的。
 
再見孟克》根據畫家孟克的日記去重演孟克的畫作和生活,反映挪威當時的社會現況。演員都是非職業演員,柏格曼曾讚譽此片是「天才之作」。
 
無知時刻》是伊朗導演馬克馬巴夫的(Mohsen MAKHMALBAF)作品。在二十年後,從導演自己的經驗出發,重新回遡年輕時襲警的過程。
 
智利不會忘記》、《柬埔寨傷痕》會一起放映,兩部都是讓曾經經驗過事件的人,在多年之後重新去回想和演出以前的遭遇。《智利不會忘記》是《深海光年》導演結束政治流亡後返回智利的作品。
 
探訪、回憶與告白》是葡萄牙導演奧利維拉(Manoel De OLIVEIRA)的自傳電影,他囑咐在逝世後才能公開,所以去年他106歲逝世之後就在坎城影展首映。葡萄牙也是在紀錄片創作上非常魔幻的國家,導演在他的屋子裡重演和訴說關於家庭和歷史的回憶。
 
河流和我的父親》是單元中唯一的華語片, 根據父親的自述、手稿延伸改編的作品, 在很多影展備受好評。導演擅長用紀實影像作虛構性的表達,有華語片難見的奇幻色彩。
 
這個單元的影片雖然沒有邀請導演,但我們都會邀請專家學者在映後和觀眾分享如何閱讀這些影像。「重演」對很多紀錄片來說是為了重現或複製消逝的過去,但在我們挑選的這幾部影片裡,你會發現導演選擇「重演」是為了對舊有或僵固的經驗,提出新的見解和想像。
 

特別放映

 
林木材:《劉必稼》是全新數位修復的作品,是台灣第一部有現代意義的紀錄片,記錄外省老兵劉必稼在花蓮工作的情形,是一部傳說中的影片。
 
1967年(也就是50年前)在美國攻讀電影碩士的陳耀圻帶著16mm攝影機拍下這片,並在耕莘文教院播放,引起藝文圈極大震撼!但到底在震撼什麼呢?震撼在當時專制的時空氛圍下,居然可以透過影像看到小人物的故事,是那麼地貼近生活,那麼真實,那麼動人。片中訪談方式雖有點接近人口調查,但確實讓觀眾進入了老兵的內心中。50年後這片進行了數位修復,也難得地將在大銀幕上重映,非常有歷史意義。其中一場QA我們邀請到張照堂老師出席。
 
上溪洞奧林匹克》、《遣返》是南韓導演金東元的經典作品,前者記錄漢城奧運前為了大興建設許多居民被迫遷,有點像是南韓版的綠色小組,後者是一群北韓的間諜在南韓被抓到之後的故事,金東元拍攝了12年之久,兩部都是劃時代的鉅作,金東元也被喻為南韓獨立電影之父,這次也將擔任TIDF的評審,會出席映後座談。
 
20160409-tidf_xuan_pian_zhi_nan_-0912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