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
從收到的186件台灣作品中,細選出15部影片。不同背景領域的創作者加入,豐富了美學形式的嘗試;紀錄老將的蹲點與關懷,挖掘出題材的深度;新導演的首部作品,則展現不妥協的創作態度。在這樣的脈絡趨勢下,台灣紀錄片展現了驚人的創作能量。
灣生,即日治時期出生於台灣的日本人。畫家立石鐵臣,1905年出生於台灣,曾親歷台灣戰後的秩序混亂,他在台期間的作品,記錄了台灣風土、人情和民俗。本片以獨特觀點切入二戰前後的台灣歷史,透過孫女旁白、遺留畫作與當事者的親身證言,追索政治、經濟、家庭之於其創作的影響,耗費近十年終於完成。
鏡頭凝視一位深居山中的太魯閣族耆老,他開始以最熟悉的語言,緩緩道來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歷史記憶,過往的檔案影像宛如回憶穿插其中,真實的生命樣貌變得不再單純。歷來的統治政權在台灣島嶼留下許多痕跡,也帶來文化上的影響,親身經歷這一切的原住民族,如何才能以「正名」的主體姿態參與其中。
2000年,台灣首度政黨輪替,香港壹傳媒主席黎智英成功移植壹週刊、蘋果日報到台灣;2008年,二次政黨輪替,壹傳媒進軍電視,然而在港、中、台詭譎的政治壓力下失敗。沿著歷史,導演深究壹傳媒的羶色腥與狗仔文化,帶出新聞自由的價值捍衛,既精彩又諷刺。蘋果咬一口,滋味如何,台灣人最懂。
20年前,業餘傳統歌仔戲班「壯三新涼樂團」於宜蘭成立;老藝師過世後,由兒子接手團長,一群快樂的傻子扛下傳承「本地歌仔」的使命;20年後,苦撐的戲班被國家登錄為「重要文化資產保存團體」,喜獲經費補助,但附帶的評量規定卻令戲班內耗崩解,念茲在茲的老團長始料未及,這竟是技藝失傳的最大危機。
與那國島,日本最西的島嶼,緊鄰著我的國家台灣。某天,島民決定獨立,然後跟台灣建交。這兩個島嶼命運相似,地處世界邊陲,各是日本和中國的政治獵物,「存在」對它們來說都是沉重負擔。我像觀光客來到與那國島,卻在「異國」發現自己,發現原來無論是人、土地、生命,都是被全世界遺棄後才「存在」。
數十年來,吳樂天以「義賊廖添丁」講古流行民間,政府對其恨之入骨,然而那卻是民主的伴奏,自由的號角。戒嚴時代,他暗渡陳倉,以游擊電台擾亂黨國媒體,被視為廖添丁再世。挺過牢獄,躲過追殺,他重返江湖的傳言始終不歇。近年,街頭運動風火再起,本尊悄悄現身,虛實傳說與荒唐歷史,尚待一一說來。
35段影像詩篇,透過拼貼織串成一個關於「聽」與「看」的海洋故事,沒有旁白與配樂,僅有漁人對話。環境紀錄片大師柯金源,這次挑戰極簡形式,以最質樸、純粹的影像舖陳,單純而直接的凝視,呈現海洋的美麗生命,人類從海洋擷取各種養分的共處方式,以及海洋反撲的殘酷力道。
2012年底,緬甸軍政府與少數民族克欽獨立軍開戰後,許多原本簽訂了合約、合法開採玉石的財團被迫停止,綿延上百公里的玉礦區變成戰區。緬甸各地的工人,湧入克欽省玉礦區,冒著被軍警逮捕、被土石掩埋的風險,只為挖到上等玉石,過上好日子。片中低限偷拍的拍攝方式,也意味著礦區中的某種日常。
1961年,最後一批從緬甸撤回台灣的游擊部隊落腳荖濃溪畔。為求生存,男孩馬有福,10歳加入游擊隊,女孩趙全英,15歳擔任政工,他們四處征戰逃難;50多年來,叢林戰役已成回憶,他們擁抱宗教、開墾荒地,但開發熱潮帶來的砂石車卻在村庄裡來來去去,對這群南國小兵來說,另一場沉默的戰役又將開始。
出生於中國河北的老李因戰爭來到台灣,一待60年不曾回去,但在夢裡,他已踏上故鄉千百回,每回都是血流成河的景象;寂寞時,他穿戴假髮女裝,想彌補錯失的璀璨年華。作為老李女兒的導演總認為父親述說的人生是一番虛構,直到履行承諾,踏上他從未實現的返鄉路,才發現戰事回憶與鄉愁情感的難受之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