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歷史課本裡的事件,進入「我」的生命經驗……。
2010年,有「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」之稱的導演吳文光,發起「民間記憶計劃」,鼓勵年輕作者們拿起攝影機回到老家村子,將鏡頭對準老人進行口述訪談,追探1959至1961年被官方稱為「自然災害」的三年大饑荒。
年輕作者的數次探訪,使老人說出曾經不能談、不該談、不願談的悲痛記憶。這些記憶深刻影響了這群年輕的生命,他們帶著積極「行動」的熱情回到村子,面對這段被噤聲的歷史,進行翻攪與記錄。過程中,「我」成為說故事的主人,每一個「我」的觀點和情感,皆有不同風格和關注對象;「我/拍攝者」成為了連結現在與過去的橋樑,也讓這些看似「不完美」的作品,引發更多討論、思辯與感受。
「民間記憶計劃」發展至今,已累積了上千人的口述訪談、逝世者名單、數百萬字的創作田野日誌、完成超過30部紀錄片、五部劇場作品。一點一滴,他們是黑暗歷史中的小小火光,以行動點亮自身與群體,抵抗著被抹滅/遺忘的歷史與記憶。本屆TIDF透過影片放映、作者座談、專題講座、戲劇演出,完整呈獻這個重要計劃!
焦點單元|「我」的行動:民間記憶計劃
當歷史課本裡的事件,進入「我」的生命經驗……。
2010年,有「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」之稱的導演吳文光,發起「民間記憶計劃」,鼓勵年輕作者們拿起攝影機回到老家村子,將鏡頭對準老人進行口述訪談,追探1959至1961年被官方稱為「自然災害」的三年大饑荒。
年輕作者的數次探訪,使老人說出曾經不能談、不該談、不願談的悲痛記憶。這些記憶深刻影響了這群年輕的生命,他們帶著積極「行動」的熱情回到村子,面對這段被噤聲的歷史,進行翻攪與記錄。過程中,「我」成為說故事的主人,每一個「我」的觀點和情感,皆有不同風格和關注對象;「我/拍攝者」成為了連結現在與過去的橋樑,也讓這些看似「不完美」的作品,引發更多討論、思辯與感受。
「民間記憶計劃」發展至今,已累積了上千人的口述訪談、逝世者名單、數百萬字的創作田野日誌、完成超過30部紀錄片、五部劇場作品。一點一滴,他們是黑暗歷史中的小小火光,以行動點亮自身與群體,抵抗著被抹滅/遺忘的歷史與記憶。本屆TIDF透過影片放映、作者座談、專題講座、戲劇演出,完整呈獻這個重要計劃!